分析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发现,现在中国的消费主力是年龄40—49岁的人群,但这一代人大学毕业的比例不超过10%。
国庆长假期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10月份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市场普遍预期,中央很可能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实施路径,并从制度设计上给予保障,即清理整顿后必然进入规则设计的实施阶段。
以中字头企业为代表的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演化,其带来的示范效应将由点及面强化对制度红利预期的质变,而相对公开、透明、公平的资本市场将是混合所有制的重要试验场和实现途径。谈到流动性,流动性盛宴的狂欢已然终止,中性的货币增长将成常态,即GDP7-8%+CPI3-4%=10-12%再给1-2%的资产货币化。首先,9月最后一天,中国央行和银监会共同出台了住房贷款的最新政策,重申了七折优惠利率的下限,并放开限贷,鼓励符合政策条件的异地贷款购房。对于市场人士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假期。此外,从10月1日起,小微企业免税标准从月营业额2万提升至3万,未来或仍将成为定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主要支持对象,从而带动经济平稳转型。
进入 邵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股市 。如果占中运动被定义成为颜色革命的微缩版本和压力测试的话,很多后续的政治措施就是可以预期的,但其结果可能更加难以控制,其损失绝对不可能只是黄金周自由行的收入而已。根据我们的解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出央行将继续推行当前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操作:(1)提供稳定的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下调。
油价波动带来溢出效应,导致中国通胀水平进一步承受下行压力。我们预期2014年中国CPI通胀率为同比平均上涨2.0%,远低于中国政府3.5%的目标。根据报告,9月加权平均银行借贷利率为6.97%,比8月水平低12基点。中国人民银行似乎在降低企业借款人的融资成本方面承受压力,问题仍然在于当前措施(保持低银行间利率的流动性措施)是否已足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个原因是因产能过剩以及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持续乏力造成的内需疲软。·10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9月同比上涨2.3%),影响整体通胀率上升0.83个百分点(9月为0.78个百分点)。
工业品价格通缩压力重现与制造业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7月份达到最高值)的下降形势相符。报告重申将保持审慎货币政策立场,强调货币政策应支持稳定的经济增长,但同样应防止过度宽松,以避免出现结构性扭曲加剧、通胀上升、负债水平高企的情况。此外,10月蔬菜价格同比下降7.2%(9月为同比下降9.4%),影响整体CPI下降0.24%。企业盈利继续承压,实际利率因长期PPI通缩而继续上行。
因外汇储备总量增速放缓而定向降准是保持广义货币稳定增长的必要措施,我们预期2015年将开展两次定向降准(每次降50基点)。通胀压力减轻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通胀压力减轻主要有两个原因。同时,高频(每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农业部发布)显示,10月食品价格环比非季调下降2.4%,9月为环比非季调下降1.1%。·10月非食品CPI同比上涨1.2%,9月同比上涨1.3%。
而PPI通缩率继续扩大,同比降幅达2.2%,反映出内需疲软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所造成的影响。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而9月为季调后环比上涨0.2%。
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我们计算得出10月PPI环比季调下降0.4%,延续了9月环比季调下降0.5%的下行趋势因外汇储备总量增速放缓而定向降准是保持广义货币稳定增长的必要措施,我们预期2015年将开展两次定向降准(每次降50基点)。
同时,10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9月同比上涨1.3%。同时,PPI通缩率急剧扩大。此外,10月水果价格同比上涨15.2%(9月同比上涨16.7%),影响整体CPI上升0.30%。短期触底达到每桶70美元价格后,分析师认为布伦特原油将在2015年达到每桶82美元的平均价格。我们认为应对报告中以下细节予以关注: 1.正式澄清了三季度两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即通过3月期利率为3.5%(2014年三季度平均3月SHIBOR为4.69%)的可展期借款额度,向国有银行提供5,000亿人民币流动性并向部分小银行提供2,960亿人民币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似乎在降低企业借款人的融资成本方面承受压力,问题仍然在于当前措施(保持低银行间利率的流动性措施)是否已足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报告重申将保持审慎货币政策立场,强调货币政策应支持稳定的经济增长,但同样应防止过度宽松,以避免出现结构性扭曲加剧、通胀上升、负债水平高企的情况。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0月猪肉价格持平(9月环比季调上涨0.3%)。
三季度股票和债券融资规模也有所上升,而非银行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出现剧烈下滑。同比来看,PPI自2012年3月起就一直是负值。
市场预测:下降2.0%),9月同比下降1.8%。根据近几个月的观察,未来的定向降准将与定向量化宽松措施并举。
细分来看,10月服装、家庭设备用品、医药和医疗保健、居住价格环比季调涨幅均达0.2%,烟酒价格持平。而PPI通缩率继续扩大,同比降幅达2.2%,反映出内需疲软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所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类别的食品价格中,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1%(影响整体CPI下降0.10%),9月同比下降2.9%。10月PPI同比下降2.2%(摩根大通:下降2.1%。
我们预期2014年中国CPI通胀率为同比平均上涨2.0%,远低于中国政府3.5%的目标。环比来看,我们计算10月季调PPI环比下降0.4%,延续了9月季调PPI环比0.5%的降幅。
油价波动带来溢出效应,导致中国通胀水平进一步承受下行压力。第二个原因是近期全球油价陷入颓势、大宗商品价格疲软。
此外,10月采掘工业产品价格下降8.9%(9月同比下降6.7%),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下降3.7%(9月同比下降2.7%)。10月生活资料价格持平(9月同比上涨0.1%)。
细分来看,10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0%(9月同比下降2.4%)。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0月蔬菜价格环比季调上涨1.6%(9月环比季调下降0.2%)。经季节调整后,我们计算10月CPI环比上涨0.2%。根据报告,9月加权平均银行借贷利率为6.97%,比8月水平低12基点。
工业品价格通缩压力重现与制造业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7月份达到最高值)的下降形势相符。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我们计算得出10月PPI环比季调下降0.4%,延续了9月环比季调下降0.5%的下行趋势。
进入专题: 通胀 CPI PPI 。尤其是,10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9月同比上涨2.3%),影响整体通货膨胀上涨0.83百分点(9月为0.78百分点)。
我们预期在基准条件下,中国央行将在2015年全年保持政策利率水平,但同时降息可能性确实已经增大,很有可能将在近期发生。本季报告对当前经济局势的评估同上期报告保持一致,即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同时,通胀压力正在缓解。